“以前总觉得工会是‘远方’的存在,现在才发现,工会服务就扎根在我们奔跑的每一条路上。”在中国邮政牟平分公司快递员王蔚源的配送记录本扉页,一张工会服务清单被红笔勾勒出醒目的标注——从健康体检到技能培训成都配资网,从法律援助到子女托管,每一项服务都清晰标注着具体对接人和24小时服务热线。
这位日均奔波百公里的“城市蜂鸟”,如今有了更温暖的身份——牟平区总工会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服务对象代表。在近日举办的劳模座谈会上,他动情地分享:“工会让我们这些‘流动的齿轮’找到了属于自己的‘变速箱’。”
牟平区总工会以“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工作在哪里,工会服务就跟进到哪里”为准则,坚持“夯基固本、创新突破、精准服务”三线并进,全力推动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建会入会工作。截至目前,全区累计吸纳5800余名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入会,工会会员总数突破5.1万人,构建起了横向到边、纵向到底的全域覆盖、纵横贯通的工会服务网络,实现了新就业形态劳动者聚集区域全覆盖。
流动不流失 入会有保障
32家头部平台企业率先建会
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具有工作时间自由、工作地点不固定、人员流动性大等特点,这无疑给工会工作的开展带来了较大挑战。如何让工会组织高效运转,切实保障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的权益?
牟平区总工会找准切入点,以党工共建为有力抓手,建立跨部门协同机制,联合社会工作部、交运局、市场监管局等12个部门,共同为新业态劳动者权益保障出谋划策、牵线搭桥,致力于构建一个对新业态劳动者友善的生存和职业环境。
在具体实践中,牟平区总工会采用“龙头企业示范建、重点行业联合建、镇街园区兜底建”的立体化建会方式。一方面,指导养老机构、物流运输、保安服务等32家头部平台企业率先建会,发挥其示范引领作用,带动产业链中小企业积极建会;另一方面,创新“镇街工会+开发区工会+产业园区工会”三级联动机制,引导新业态零散就业人员就地就近入会,并同步建立健全会员组织关系动态接转机制,确保新就业形态劳动者“流动不流失、入会有保障”。
“会、站、家”一体化建设
累计建成52家工会驿站
如何实现职工从“要我入会”到“我要入会”的转变?牟平区总工会以阵地载体建设为突破口,积极助推建会入会工作。
坚持“会、站、家”一体化建设理念,大力推进“司机之家”“职工之家”“工会驿站”等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服务阵地建设。目前,全区已累计建成42家“职工之家”、52家“工会驿站”以及10家“工会妈妈小屋”,形成“15分钟工会服务圈”,并积极开展各类宣传入会和普惠活动。
在此基础上,牟平区总工会还推出了一系列实实在在的举措。“关爱货车司机行动”吸纳3000余名货车司机加入工会组织;“农民工集中入会”系列活动打通入会渠道,直接吸纳会员超2000人;充分发挥工会职工互助保障工作优势,为新就业形态劳动者赠送意外险近200份,开通法律援助绿色通道,累计解决欠薪、工伤等纠纷案件102件。
此外,牟平区总工会持续强化镇街工会的枢纽支撑作用,通过激活基层工会组织的内生动力,构建起上下联动、协同发力的组织网络。目前,全区已配备21名专职工会干部与131名兼职工会工作者,形成“专职精干、兼职覆盖”的梯次化工作队伍,推动工会组建与会员发展工作深度渗透至企业车间、产业园区、新就业群体聚集区,将工会服务触角延伸至经济社会发展的每一个角落。
实施“一企一策”精准服务
开展劳动保护专项检查150余次
在数字化时代,牟平区总工会紧跟时代步伐,依托“齐鲁工惠”网络平台拓宽入会渠道,实现工会组织、会员信息实名制动态管理,全区会员实名认证率达83%,实行动态接转、实时更新。
同时,牟平区总工会积极创新服务方式,举办“书香浸润‘新’群体 智慧赋能新征程”新就业形态劳动者读书分享活动,80余名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在活动中获得知识赋能的同时,通过现场扫码加入工会组织,并收到牟平区总工会精心准备的入会礼包。
创新打造“牟工新语”服务品牌,整合政策咨询、法律援助等六大核心板块,组建21人专项服务队下沉非公企业及新业态领域,通过“常态化走访+动态建账”实施“一企一策”精准服务,推出法律援助、技能培训等13项特色举措,累计开展劳动保护专项检查150余次,覆盖快递物流、外卖配送等重点行业,构建“问题发现—整改落实—效果评估”闭环机制,切实提升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服务质效。
YMG全媒体记者 钟嘉琳
通讯员 王景慧 迟忠彩 摄影报道成都配资网
瑞和网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